新闻资讯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资讯

两个案例,了解ALK电解水制氢

发布日期:2021/6/13    Tag:ALK电解水制氢

电解水制取氢气

是一种清洁、高效、可持续的制氢技术

其制氢工艺成熟,氢纯度高


为缓解温室效应,加快能源绿色转型

国内正在陆续建设一批规模化的

风力发电厂、太阳能光伏发电厂……


风电项目.gif

▲风电项目


在这些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中

电解水制氢技术是具潜力的成熟技术之一

特别是ALK电解水制取技术


安全可靠、运行寿命长、经济性能好

也比较适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厂

配套的大规模氢能项目



相对PEM资质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,ALK电解水制氢技术醇熟,目前在市场上已有较多应用实例,可靠性强。


下面通过两个案例,一起来了解一下ALK电解水制氢。


|01 在传统电厂中的应用


以某2*660MW机组燃煤电厂为例:根据基础数据和《发电厂化学设计规范》规定,计算出制氢设备配置方案。


方案一:1套10Nm³电解水制氢系统


电解水制氢站总占地约33m×37m,周围设有不低于2.5m的实体围墙,围墙内分为电解水制氢车间和贮存罐区。


其中,电解水制氢车间包括电解间、辅助间、压缩间、配电间和控制间。


(1)电解间:电解槽、氢分离器、氧分离器、氢洗涤器、氧洗涤器、氢冷却器、氧冷却器、氢气水分离器、氧气水分离器、氢排水器、氧排水 器、脱氧干燥/纯化器、碱液循环泵、碱液冷却器、碱液过滤器等,1 套氮气瓶组。


(2)辅助间:碱液箱、除盐水补水箱、补水泵等。


(3)压缩间:1台流量为10Nm³/h,出口压力为3.2MPa的氢气压缩机,氢气缓冲罐,1套进口压力为3.2MPa,出口压力为0.8MPa的氢气分配盘等。


(4)配电间:配置配电柜、整流柜。


(5)控制间:制氢控制柜、DCS控制柜。


(6)室外贮存罐区:4台标准水容积为13.9m³,充氢压力为3.2MPa 的氢气贮存罐,1台气动阀门用压缩空气贮存罐。


电解水制氢车间与贮存罐区间隔16m,满足规范所要求的安全距离。


电厂“氢气自制”,可不受周边有无可靠、合格外购氢气的限制,为电厂的氢冷发电机持续提供可靠且满足发电机纯度、湿度要求及用量的氢气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|02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中的设计


以某300MW风力发电/太阳光发电厂为例:根据基础数据,测算出制氢设备配置方案,如下。


方案二:6套1000Nm³电解水制氢系统


电解水制氢站总占地约129m×103m,周围设有不低于2.5m的实体围墙,围墙内分为电解水制氢车间和长管拖车充装站。


电解水制氢车间:包括电解间、辅助间、压缩间、氮气瓶间、除盐水制备间、空压机间、变压器间、整流柜间和控制间。


(1)电解间:6套1000Nm³/h的电解水制氢装置及附属设备,每套包括电解槽、氢分离器、氧分离器、氢洗涤器、氧洗涤器、氢冷却器、氧冷却器、氢气水分离器、氧气水分离器、氢排水器、氧排水器、脱氧干燥/纯化器、碱液循环泵、碱液冷却器、碱液过滤器等。


(2)辅助间:每2套制氢装置共用1套辅助设备, 每套辅助设备包括碱液箱、除盐水补水箱、补水泵等。


(3)压缩间:7台流量为1000Nm³/h,出口压力为20MPa的氢气压缩机,6 用1备;配置2台氢气缓冲罐。


(4)氮气瓶间:3套氮气瓶组,每2套制氢装置共用1套氮气瓶组。


(5)除盐水制备间:3套出力为4t/h的除盐水制备装置,2用1备;并配置1 台100m³除盐水箱,满足制氢设备连续运行12h除盐水用量。


(6)空压机间:1套气动阀门用压缩空气制备和贮存装置,包括2台空压机,1套过滤净化装置和2台压缩空气贮存罐。


(7)变压器间:变压器。


(8)整流柜间:整流柜。


(9)控制间:制氢控制柜和DCS控制柜布置在。


长管拖车充装站:长管拖车充装站为敞开式建筑,上部设有顶棚。


配置15台标准水容积为37 m³,充氢压力为20MPa的氢气鱼雷贮存罐,并配3辆专用鱼雷贮存罐长管拖车,用于向各加氢站和氢气用户运输高压氢气。


电解水制氢车间与长管拖车充装站间隔40m,满足规范所要求的安全距离。


电解水制氢可以与集中式光伏/风电等电站配合使用,减弱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对电网的冲击,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消纳。


|03 写在最后


目前,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发展以能耗、稳定性等性能的提升为主要目标,以便提高与可再生能源的匹配性,降低氢气成本,为电解水制氢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。


参考文献:

{1}李鹏 肖建群《电解水制氢在电厂和氢能项目的设计应用》南方能源建设2020,7(2)41-45

2}丛琳 王楠 李志远 李娜 周喜超 《电解水制氢储能技术现状与展望》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21,8(20)1-7,28